俗人吃蟹,品的是肉与膏,文人吃蟹,品的却是一种人生况味。俗人喜好呼朋引类,促一局“阳澄湖大闸蟹宴”,文人自命不凡,花间一壶酒,轻剥蟹壳,白生生的,不是蟹肉,而是他们积攒一年的寥寂……
西晋的毕卓之被尊为“蟹神”,那是因为他说过云云一段被人津津乐道的话:“得酒满数百斛船,四时甘味置两端,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,右手持羽觞,左手持蟹螯,拍浮酒船中,便足了生平矣”。
毕卓作为—个大酒徒并不稀罕,但作为—个嗜蟹者,这就出奇了。喝酒肯定要就菜,哪怕是几颗茴香豆。距今约1800年前的晋人,喝酒就什么菜呢?无非是鸡鱼肉蛋、瓜果蔬菜之类。毕卓是现今长江以北的河南省东南角的新蔡人,哪里没有什么水产,而一跨到江南,来到了鱼米之乡,他才有了机遇遍尝水鲜,包罗鱼虾蟹鳖。
最钟爱的是什么呢?他选中了螃蟹(现在阳澄湖大闸蟹)。这不能不说他的味觉出格灵,居然在诸多的下酒席里看中了水产,挑出了阳澄湖大闸蟹,给以了出格的欣赏和分外的青睐。“右手持羽觞”,这是世人配合的举动;“左手持蟹螯”,这是毕卓很是的流动。于此,毕卓成了汗青注定的中国最早的螃蟹美食家。“蟹螯”是大闸蟹的第—对脚,如剪似钳,“蟹封嫩玉双双满”,以螯代蟹,持螯在手,琼浆好菜,一杯一螯,勾勒出了这位蟹神的最简明、最活跃、最有代表性的形象。
毕卓这位大闸蟹神,宽衣博带(晋代名人都云云),在金风抽丰里飘拂着;乘坐的船头船尾,这时摆放着秋果,而船舱里则是一坛挨着一坛的酒;在江南的沟河湖浜里,船或行或止,配景是青山、竹林、菊花;船头上呢,站着毕卓,他右手把羽觞,海鲜大礼包,左手持蟹螯,边喝酒、边吃大闸蟹、边抚玩风物,嘴里呢喃着:“云云了我生平,我真是知足了呵!”
有酒有蟹,生平就为此而知足、而告终,这就是毕卓,一个十足的享乐主义者,一个典范的酒徒,一个大闸蟹的馋食精!酒可以麻木知觉,蟹可以滋养身材,惟其精力,堕入蟹壳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