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代字画名家的大闸蟹情结
来源:网络整理"阳澄湖大闸蟹日期:2012-09-12 16:34点击:
蟹,是我国诸多美食佳馔中的珍品。从古到今,不少画家啖蟹、品蟹、画蟹,绘之以画,倾之以情,留下了很多逸闻轶事,为人们咀嚼蟹馔平添几分韵味。
明代画家沈周不只精于画山川人物、花鸟虫鱼,画蟹也有独到之处。他的水墨写意画《郭索图》(注:螃蟹又名郭索),先用淡墨画蟹壳、蟹脚,焦墨画爪尖和蟹壳凸凹,浓墨渲染双螯,稻草一根则用笔顶点染,活脱脱勾画出一只净水
大闸蟹横行于水草之间的景象,将螃蟹狰狞而又可爱的形象,描画得极尽描述,别有一番意境。
明代画家徐渭对蟹调查精致,笔下的螃蟹活龙活现、一墨令媛。他的《黄甲传胪图》,
海鲜大礼包,以纵横旷达的水墨写意将蟹画得绘声绘色,呼之欲出。他的两首《题画蟹》诗写得明快逼真:“稻熟江村蟹正肥,双螯如戟挺青泥。若教纸上翻身看,应见团团董卓脐。”“谁将画蟹托题诗,正是秋深稻熟时。饱却黄云归穴去,付君甲胄欲作甚。”真可谓诗中有画、画中有诗,更添蟹之味美。
清代画家庄仁咏善于画蟹,所画之蟹千姿百态、惟妙惟肖,求画者浩瀚,其实应付不了,他就作了一划定:蟹的画价,一块一只。有一天,一位姓陈的乡绅付了一块半钱求画扇面,想得两只蟹。第二天,乡绅去取蟹扇,当他展开扇面一看,即刻惊呆了。本来画面上只有一只完备的蟹,另一只蟹的半个身子被芦苇遮住了。他生机地问:“怎么只画一只半蟹?”庄仁咏说:“给几多钱,画几多蟹。你给一块半钱,只得画一只半蟹了。”那乡绅无奈,只得悻悻拜别。
清代字画家郎葆辰,以水墨画蟹著称于世,名闻全国,人称“郎螃蟹”。他笔下的螃蟹形神兼备,且喜畛刳蟹画上题诗,诗画领悟,更添蟹画之意趣。他曾画一幅《蟹菊图》,并在画上题诗道:“东篱霜冷菊黄初,斗酒双螯小醉时。若使季鹰知此味,金风抽丰应不忆鲈鱼。”起到了诗为画增色的结果。细心赏画吟诗,顿有余音绕梁之妙,回味无限。
清末民初画家李瑞清寓居上海时,文字之余,常惠顾其时上海小有名气的“小天有”闽菜馆,因他嗜蟹,且食量惊人,菜馆里的食客常为之瞠目结舌。某年秋日,时近重阳,李因无钱买蟹,便画了100幅蟹图,聊以解馋。此事被其友冯秋白知道后,冯特购阳澄湖
大闸蟹3筐,在重阳节前夕赶到李家,意欲换百蟹图中的一幅。谁知李瑞清见蟹流涎,急不行待,顿时呼人拿到厨房烹调,以便下酒。兴奋之余,竟把100幅蟹图所有赠给冯秋白,令冯大喜过望。以后,李瑞清便有了“李百蟹”的外号,留传至今。
大画家齐白石素以画虾、蟹、鸡雏最为精妙,被公以为“三绝”。抗战初期,齐老不与敌伪来往,对方常以买画为名,前往骚扰。齐老画一幅螃蟹图并题诗:“晚年画法没理由,别其西风笔底秋;沧海扬尘洞庭涸,看君行到几时休。”挂于门上,以此冷笑仇人。抗战胜利前夕,齐老又画了一幅《螃蟹图》,并题诗道:“随处草泥多,行到何方好?昨岁见君多,
阳澄湖大闸蟹专卖店,本年见君少。”讥笑日本侵犯者陷于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。
当代画家吴茀之画蟹颇有造诣,曾画一幅珍如拱璧的《螃蟹图》,并在画的上方题了一首非常有趣的咏蟹诗:“九月团,十月尖。洒脱水国天,有酒非尔不为欢。”诗画合璧,相映成趣。
本文由
阳澄湖大闸蟹黄记专卖店整理,转载请保留链接:
http://www.hjdzx.cn垂询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:400-688-1175